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

2006-05-25 00:00:00 来源:

 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,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3%。无种族.地域及性别的差异。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降低,89%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在3岁以前。在无家族史的患者中,单眼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生后25个月,双眼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为10-15个月。在有家族史的患者中,诊断年龄明显提前,于生后3个月---9个月出现两个高峰。也有出生后即被发现及成年后才发现的患者,但很少见。
临床表现:根据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展过程,可分为四期:眼内生长期.青光眼期.眼外期及远处转移期。但由于肿瘤的部位.生长速度及分化程度的不同,也不一定按这四步的顺序发展。生长在视乳头及巩膜导水管附近的肿瘤,早期即可侵犯视神经向颅内及或眶内蔓延,并不经过青光眼期,直接进入眼外期。


  早期肿瘤可发生在视网膜的任何部位,位于周边部,则可很长时间没有任何症状.体征,直到肿瘤发展到后极部,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〈“猫眼样反光” 〉或因视力丧失出现斜视时方才引起注意而就诊。如发生在后极部,很早就可出现瞳孔区异常反光。肿瘤分两种方式生长:

1.内生型:眼底检查见肿瘤呈白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结节,表面有新生血管或出血。
2.外生型:眼底可见视网膜散在白色境界不清的增厚病灶,常伴有视网膜脱离。此种诊断较为困难。当肿瘤较小.位于周边部时,可以保留相当好的中央视力;当肿瘤蔓延至黄斑部或发生视网膜脱离时则视力下降或丧失。当肿瘤体积不断增大,引起眼内压增高,发生继发青光眼。出现眼球充血,角膜水肿,患儿哭闹不安。时间稍长,患儿眼球壁扩张,导致大眼球及大角膜。肿瘤穿破巩膜或角膜突出于睑裂,或沿视神经及巩膜导水管向眶内蔓延而使眼球向前突出,为眼外期。肿瘤可进一步沿视神经侵入颅内,或经淋巴管转移至局部淋巴结,或经血行全身转移,后导致死亡。
 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25%--30%双眼发病,双眼发病时间可相隔2个月---10年。故所有的患者均应散瞳检查眼底。

特殊临床表现
1.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:双眼病例有时同时伴发松果体瘤或蝶鞍区原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,这些肿瘤组织学上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类似。一旦发生预后不佳。
2.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消退 :约有1%---2%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自发消退或向良性转化。可能与免疫有关,自发消退可以使全部肿瘤停止生长,发生坏死及炎症反应,终发生眼球萎缩。也可是同一个眼球的部分肿瘤发生萎缩,而其他肿瘤仍继续生长。
3.视网膜细胞瘤:有一部分患者发生肿瘤的良性转化,即形成“视网膜细胞瘤”有60%的患者有家族史或为双眼患者。临床常无自觉症状,多在查体时发现。眼底表现为非进行性透明包块或环形隆起,常伴有钙化和色素紊乱。
4.第二恶性肿瘤:包括成骨肉瘤.纤维肉瘤.横纹肌肉瘤.恶性黑色素瘤.神经母细胞瘤.肾母细胞瘤.软骨肉瘤.血管肉瘤.白血病.平滑肌肉瘤.腺癌.燕麦细胞癌.甲状腺癌及皮肤恶性肿瘤等。其中成骨肉瘤为多见。

3333
3334
更多>
更多>
杨宏杰

杨宏杰 主任医师

上海岳阳医院

擅长:擅长治疗糖尿病、甲亢、肥胖、代谢综合症等内分泌疾病。

立即咨询